close

  
  掃二維碼,看探訪視頻。
  開了幾十年的清真面館如今生意冷清。
  熱情的朱老太太(左)向記者訴說往日故事。
  理髮店里椅子都有幾十年曆史。
  曾經繁盛熱鬧的評事街。資料圖片
  街上一家老字號的推拿店。
  在有著六朝古都之譽的南京,沒有一處如老城南這般充滿了市井生活的煙火氣兒。但在城市的擴張建設之時,曾經閑適而充滿溫情的“老城南”生活,也一點一點消失於鱗次櫛比的高樓之間。日前,位於綾莊巷42號的一處清代民居毀於一場莫名的大火,再次引發了市民對於老城南的關註。揚子晚報記者近期來到了“老城南”原住民集聚區之一的評事街,探訪那裡最後的留守者。 揚子晚報記者 薛玲/文 宋嶠/攝
  那人
  爽直“刷刮”的城南人
  三五個老人閑坐在街邊,或閉目養神,或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家常……這是老城南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景。揚子晚報記者剛剛踏入評事街,便遇上了這麼一幕,在評事街東邊背陰的地方,幾位老人有的坐在長條凳上,有的坐在椅子上,正悠閑地享受著拂面的微風,愛熱鬧的老太太間或扯上幾句閑話。
  “要我說,還是住平房好。”串門路過的朱老太太是個愛熱鬧的“熱心腸”,聽說記者想採訪老城南的生活,立馬開了“話匣子”。“我生在評事街,長在評事街,要我說,我們評事街人心好,教養好,連偷吃扒拿的人都少。”69歲的朱老太太講起來話就像倒豆子。正說著,一旁賣爆米花的起鍋了,“咚”的一聲巨響,如炸雷一般的聲音也把正說到興頭上的朱老太太嚇了一跳,快人快語的她便衝著買爆米花的嚷嚷,“我說,你把人生日都嚇忘了呢。”逗趣的話讓閑坐在一旁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  那井
  清涼井水滋潤城南人
  老城南的生活,離不開水井,朱老太太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過去條件一般的人家,就幾家子合用一口井;條件好的,自家用一口井。“雖然現在有了冰箱,但要我說,還是井水最好用。”井水不僅冬暖夏涼,夏天還能發揮冰箱的作用。吃不完的菜放在竹籃里,用繩子把竹籃弔在井里,第二天吃的時候再取出來,穩穩妥妥絕對不會餿。
  想吃冰鎮西瓜也得靠井水。過去經濟條件一般,夏天買了西瓜一般要等到晚上一家子人齊全了才能吃,吃前用個網兜把西瓜裝好,弔在井水裡冰上一下午,“冰涼可口,比現在冰箱的效果還要好。”朱老太太的回憶引起了不少老住戶的共鳴,但令他們遺憾的是,在混亂的拆遷之中,有些井井欄被盜,有些井莫名其妙就被填埋了。
  那店
  小街中藏著美味面館和老理髮店
  南京最地道的美味都隱秘在蜿蜒曲折的小街小巷之中,在評事街,自然少不了這樣的美食小店。“我們家在這裡開飲食店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。”在“七下西洋”清真面館,正忙著給燉湯爐子換煤球的鄭師傅告訴揚子晚報記者,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回民,店里主打的熏魚面、紅燒牛肉麵的澆頭,那都是回民的家常菜,沒有做不好的理。
  鄭師傅家的紅燒牛肉麵不僅味道夠地道,而且價格也公道,一碗只要9塊錢,不僅街坊鄰居們捧場,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顧客,“過去生意好的時候,一天能賣幾百碗,現在的生意一落千丈。”看著門外到處被拆落的殘垣斷壁,鄭師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。
  對於評事街上的住戶們來說。這條街上吃穿用度的小店一樣不少,在評事街59號的理髮店,穿著傳統白大褂的理髮師正在細緻地給顧客染著發,店里唯一一把鑄鐵的美髮椅,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。“這房子,可是我老公公當年在上碼頭賣米,從牙縫裡省下來的錢才置辦的家產。”揚子晚報記者在理髮室的牆上看到,這裡不僅有8塊錢的理髮,還有5元的修面,“現在外面的理髮店雖然收費高,但能修面的卻不多,來這裡的都是家門口鄰居。”
  那情
  難捨老街坊的那份情
  “現在住樓房的都是一家不理一家,哪像我們這裡的老街坊。”已經在評事街住了30多年,經營一家推拿店的王師傅說,過去誰家要出門辦個事,跟鄰居打個招呼門都不用鎖;下雨了,晾在外面的衣服肯定有人幫你收回家;誰家鬧了矛盾,肯定有人來勸說解圍……街坊四鄰處得就像一大家子。
  多說1句
  如果沒有人 空留建築有何用
  當評事街老住戶們口中的熱鬧、閑適與溫情都只能存於記憶之中,南京又將給後人怎樣的回味與留存?
  評事街位於“南捕廳街區歷史風貌保護與更新項目”之中,該項目相關負責人曾表示,該地塊將傳承和展示“老城南元素”,並保留腌制傳統鹹菜、打井水等傳統生活習慣。但現在步入評事街片區,呈現在眼前的卻是一片又一片瓦礫斷木的殘破景象,隨著拆遷的不斷推進,地地道道的原住民,真正保留著“老城南元素”的老城南居民,卻與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越來越遠。
  更令這些老住戶們痛心的是,一些本應被保護的建築,雖然沒有被拆除,但也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。拆了真古董,再花大價錢建假古董有何用?如果沒有人,空留建築有何用?承載著南京城時光與記憶的老城南,不應留存於老一輩人的敘述之中,不應只留存於影像之中。一座沒有記憶承載的城市,也將失去城市之魂。薛 玲
  鏈接:
  評事街原叫皮市街
  採訪中,不少老住戶都向記者提及,評事街其實原稱皮市街,而這個地名的由來,也與這裡曾經興盛的皮貨業相關。據《南京掌故》,明朝洪武年間,南京評事街、七家灣一帶制皮業極盛,回民更是行家裡手。南京的回民元朝始有,主要來自西域,明朝初年逐漸定居下來。回民善於經商,起初販運珍珠玉器、絲綢氈皮來往於西域和南京之間。定居後則自製皮貨,並將產自西域的芝麻及制糕點技術傳至客籍。今天南京的芝麻片、寸金糖,即創於回民之手。他們所制的皮貨,自產自銷,形成街市,叫“皮市街”,後音轉口訛為“評事街”。  (原標題:“刷刮”的南京人 難捨的街坊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z39izlb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